第124章 夜雨(二)_西京梦闻录
16读吧 > 西京梦闻录 > 第124章 夜雨(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4章 夜雨(二)

  元知若摇摇头:“我从不唱歌的,何况经年日久,都混忘了。”

  齐弗莲登时不满道:“这话不真!殿下不过是不想唱罢了。可我方才都唱了,殿下若不唱,岂不是太不够意思了?”

  闻言,元知若无奈地摇了摇头,道:“那我便试试。”

  说着,他便轻声哼起了一段旋律。声音轻柔悠扬,曲调缠绵婉转,不似京城曲调的庞大繁复,反倒别有一番清新脱俗的意味。

  他哼着哼着,天上又降下一道闪电。雷声轰鸣,却并未将他打断。

  听着他轻柔醇厚的歌声,齐弗莲奇迹般得并不像方才那般害怕了,虽仍是紧紧抓着他的手臂,但心中却安稳了许多。

  雷声过去不久,元知若的哼唱也停止了。齐弗莲对他笑了笑,道:“殿下唱得也好听。还说从不唱歌,想来就是骗人的。”

  元知若淡淡笑了下,道:“怎会是骗人的呢?我自小长在宫廷,读诗书,奏琴乐,论剑道,却从未有过歌唱的机会。”

  “江国的皇宫这么无聊吗?”齐弗莲惊讶道,“在我们东陵可不是这样!东陵的皇族跟平民走得很近,君王和王子们经常去山间田野,同农人们一起耕作游玩。有时候天色晚了,他们还会以天为被,地为床,一同在草地上过夜。晚上山里的星星很亮,他们就会一起对着星空祷告,唱起古谣。有时一唱就是一夜,从第一颗星星升起,唱到最后一颗星星落下。”

  “是吗?”元知若喃喃道。阴云遮蔽了天幕,而他的眼中却闪烁起点点星子。

  “是的。”齐弗莲接着道,“我小的时候,也常跟父亲母亲和哥哥一同去山间。”

  “哥哥?”元知若有些惊讶,“姑娘不是梁国公独女吗?怎会有哥哥?”

  闻言,齐弗莲轻轻痉挛了一下。

  元知若注意到她手下的颤抖,还以为她冷,便将外衫脱了下来,递给她道:“夜里风凉,此处并无旁人,姑娘先披上吧。”

  齐弗莲接过他的外衫,披在自己身上,又紧紧抓住了他的手臂。

  “我......原是有个哥哥的。”她喃喃道,“只不过他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元知若点了点头,望着亭外黑黢黢的天幕,忽然心中一动,迟疑道:“你就是因为这个......才害怕打雷?”

  谁知,听到这句话,齐弗莲忽然剧烈地颤抖了起来。

  元知若一怔,刚想出言安抚,天光却忽又大亮了起来。接着一道震天动地的雷声劈过,齐弗莲短促地叫了一声,竟张口在他左臂上咬了下去。

  这一咬力道颇重,他死死忍住才没有出声。等到雷声过去,齐弗莲抬起头来,元知若惊异地在她脸上看到两道未干的泪痕。

  “你......”他心中一惊。

  齐弗莲缓缓开口道:“那年我六岁,哥哥十岁,我们同父母一起去了山林。也是个夏日,白天天气还很好,到了晚间却忽然下起了暴雨。电闪雷鸣,就像今日一样。我有些害怕,便躲在母亲怀里。哥哥却不怕,他什么都不怕,又调皮,非说那雨下得畅快,要去淋雨降降暑热。父亲一个没看住,他便跑了出去,在雨中四处狂奔。山间林密,一道闪电打下来,正打在他头顶的那颗树上。那棵树瞬间就断了,哥哥就在树下,被那棵树......”

  她忽然哽咽了起来,像是有什么抵在喉头,咽不下又吐不出。一道银光闪过,“啪啦啦”一声巨响,比以往每一声都要壮烈。齐弗莲完全控制不住浑身的颤抖,全身上下的骨骼都似要散开来一般。

  就在她感觉自己快要闭过气去时,肩上忽然暖了一下。她一怔,就感到一只手在她肩头轻轻拍了拍。心中的委屈再也忍不住,她将额头抵在元知若的左臂上,闷声痛哭了起来。

  荷塘畔,沈青阮那张如佛俊美,又如冰冷峻的脸又浮现在她眼前。

  她回想起幼时在东陵初见的时光,那也是一个千觞节,他与寒氏月并肩走在春城的漫天芳菲里,十岁出头的年纪,不似凡尘的容颜,惊艳了四野盛放的繁花。

  然后他停在了自己面前,对自己微微笑了下。寒氏月拍了拍他的肩,对自己道:“这是阿阮,舅舅的长子,刚从虞州来。”

  之后,他们一起去街市上喝酒。那时他的东陵语说得还不是很好,时常同寒氏月用江国语交谈。但人一多起来,他还是谨慎地用东陵语与众人攀谈。

  大家相谈甚欢,时不时便笑得前仰后合。可他们说的话她却一个字都听不进去,满心里记住的,只有他彼时还不算流利的,独特的发音和语调。

  而后天色晚了,别的小女孩都回家去了,可她却死赖着不肯走。静夜里的街巷反而更加拥挤,时常可见勾肩搭背的男女。人人都醉得不轻,走路跌跌撞撞的。他们同行十几人,只有她一个女孩子,慢慢地,她就有些跟不上众人的步伐。

  忽然天空中亮了一下,她抬头一看,竟是漫天的烟花。人群躁动起来,大家都欢呼雀跃着。她人小腿短,很快便被人群冲散了,还被撞了好几下,差点跌在地上。没人管她,任她喊破了嗓子也没人来看她一眼。

  就在这时,她的肩上忽然暖了一下。她愣怔地抬起头,就看到了那张俊美无筹的脸。巨大的红色烟花在他身后绽放,他就如神邸一般,庄严而温暖。

  那一刻,她的大脑一片空白。周围的欢呼声都淡去了,只听他的声音道:“跟紧了,我带你出去。”说完,他便轻轻牵起了她的手。

  她快步跟着他,足足走了一刻钟的功夫,才挤出了汹涌的人群,来到微风沁凉的河边。

  他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回过头来,对自己淡淡一笑,道:“人太多,与他们走散了。咱们也不急,便在此处等等吧。”

  他的语速有些慢,语调却是东陵人没有的柔和。

  街灯下,他的脸细腻温润,一双眼睛在眼尾微微勾起,下颌线自耳根平滑地过度到唇下,划出一个漂亮的弧。眼睛微微上移,她心中一颤,看到了那两片浅淡柔软的唇。

  不知为何,她只觉脑中轰的一下,全身的热血都涌了上来。

  他意识到自己的凝视,微微垂下头,询问地看了她一眼。霎时间,天地仿佛整个掉了个个儿。下一瞬,她便踮起脚尖,凑到了他面前。

  终是未敢去吻他的唇,她闭上眼,在他的面颊上轻轻碰了碰。

  他愣了,她也愣了。

  又落回地面时,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无礼,心中顿时鼓声大噪。他还在怔怔地看着自己,这时,不远处又响起了寒氏月几人的呼喊。她心中一乱,便蒙头朝着声音的来处跑了过去。

  之后的事她都记不清了,仿佛众人又喝了酒,还打了花签。而她心不在焉,浑身上下只有一张嘴还留有知觉,兀自火辣辣的,就像是春日在山间采花时,不小心碰到了雄蜂的尾刺。

  天知道那晚她是如何小鹿乱撞地回到家中的。回想起他面上的笑意和他掌心的温度,她时常觉得他是不是也喜欢自己了。但她不敢问,也不敢再频繁出现在他面前。

  他在东陵待了两个月,那便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两个月。后来他走了,她便开始发了疯地想念。她开始喜欢穿红衣,喜欢琴曲,喜欢诗书,还曾试着去学江国的语言。

  在梦中,她时常忆起他说话的语调。他的声音太好听了,说东陵语时的发音也是那般的独一无二。她有时甚至会下意识地去模仿,为此还挨了父亲不少斥责。

  时隔多年,她终于又见到了他。

  他不再是当年那个清朗少年,身量拔高了许多,面容深邃了许多,可脸上却再也没有当年那般明丽的笑容。可这样的他,却又有了一分令人着迷的成熟气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光耀得让人睁不开眼。

  她又一次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开始想靠近他,也想再次听他用东陵语说话。可不知为何,他总不愿与自己用东陵语交谈。好容易他开口了,说出的却是如此冷漠无情之语。

  当年的少年对自己说:“跟紧了,我带你出去。”

  而如今的他却淡漠地道:“我并没有那个意思,你也不必再做无用之功。”

  她急了,也怕了,低声下气地问他:“这么些年,你难道就没有一点喜欢过我?”

  然后他看了自己一眼,刀刃一般的言语便割开了她的耳膜:

  “从未。”

  “去死吧......”她低声咒骂着,在一片电闪雷鸣中,又一次狠狠咬住了元知若的手臂。

  元知若静静地看着她,等到雷电过去,等到她终于平静下来,才轻轻收回了自己的手臂,道:“齐姑娘,不若咱们换一换边?”

  她一下子没忍住,笑了出来。

  “姑娘笑了便好了。”元知若道,“事情都过去了,多思也是无益,倒不若去想想开心的事。”

  齐弗莲心中犹如一片死灰,苦笑了一下,道:“这世间还有什么开心的事?”

  “那可多了,”元知若道,“夏有凉风冬有雪,春有百花秋有月。不若姑娘同我讲一讲从东陵过来一路的见闻。据我所知,这也是姑娘第一次踏足江国,想来也有不少奇遇吧?”

  齐弗莲嗤笑了下,道:“奇遇没有,倒霉事倒是遇上了不少。”

  然后,她便跟元知若讲起了自己一路遇到的形形色色的怪事。说了很久很久,直到雷声渐渐远去,雨也慢慢小了,远处隐约有人在唤她的名字,她才住了嘴,同元知若道了别,还没忘了将外衫还他。接着,她冒雨跑出亭子,钻到了侍女的伞下。

  “呀,怎么全湿了?”侍女大惊小怪地擦着她面上的雨水,又把自己的外衫脱下来披给她。

  感受着外衫上残留的余温,她默默回头,最后往亭子的方向看了一眼。雨帘遮天蔽月,她其实什么都看不见,但心中却没来由地觉得温暖。

  “这么长时间,小姐都去哪儿了?”侍女心疼地问,又抬头看了看天,“方才雷声那么大,小姐定是害怕了吧?”

  闻言,齐弗莲怔了怔,右手一动,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人的体温。

  “没有,”她笑着对侍女道,“我没害怕。正相反,我看了好一场奇妙的风景。”

  “啊?”侍女一愣。

  “没什么。”她笑笑,又推了她一把,催促道,“快回去吧,雨水太凉了,我快冻死了!”

  “哦,好好!”侍女答应着,两人说说笑笑,很快便消失在了雨幕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6db.com。16读吧手机版:https://m.16d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