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李氏王朝的震惊_大明,刚流亡吕宋系统觉醒了朱和埸
16读吧 > 大明,刚流亡吕宋系统觉醒了朱和埸 > 第157章 李氏王朝的震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7章 李氏王朝的震惊

  天允元年三月下旬,大明正式迁都应天府,而吕宋定天府则作为大明流都所在。

  朱和埸启程离开新京那日,无数百姓走上街头送别他们敬爱的皇帝陛下。

  无论是吕宋原著百姓,还是后来从大陆移-民而来的百姓。

  朱大皇帝几乎算得上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他们如今这样殷实幸福的生活,皆因大明而得。

  因此,皇帝要迁都南京,他们是由衷的不舍。

  甚至于人群中还传来了不少哭泣哽咽之声。

  然后,朱大皇帝又在人群中看见了一些穿着蓝色工装的黑皮土著。

  他们同样是跑来送别皇帝陛下的。

  虽然他们现在的生活充实了那么亿点点,但是至少现在已经人人有衣服穿了,而且饭也能吃饱也能吃到肉了,甚至他们还能免费观看那神奇的电影了!

  而这些,都是皇帝陛下带给他们的。

  看着送别的人群中出现的土著身影,朱大皇帝如老父亲般欣慰的点了点头,他微笑着冲着他们点了点头,挥了挥手。

  “皇帝陛下冲我挥手了!”

  “放屁,皇帝陛下明明是在冲我招手!”

  几名土著因为朱大皇帝的挥手争得脸黑脖子粗,而朱大皇帝则一脸微笑的叫来了许敬明。

  “许爱卿,这些土著员工出现在这里为朕送别,朕心甚慰!

  你回头查查,看看他们是哪个工厂的员工,得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才行啊。”

  许敬明满脸冷汗点头应是。

  ……

  朝-鲜,汉城,景福宫。

  对于朝-鲜王李焞来说,今天绝对是魔幻的一天。

  因为此刻他面前竟然有几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在宣读大明皇帝的册封诏书!

  锦衣卫!大明!

  大明爸爸竟然又活了!

  全程处在震惊中的李焞根本就没有听清圣旨上宣读的内容,只是迷迷糊糊的听到说大明皇帝废掉了建奴给他的僖顺王赐谥,然后重新赐给了他忠孝王的封号。

  嗯?忠孝王(⊙_⊙;)???

  这封号能随便赐???

  李焞在听清朱大皇帝给的封号后直接由震惊变成了愣神。

  受后世的影响,朱大皇帝心中早早就有了两个必灭国家,棒子和本子。(作者主观思想)

  虽然现在的朝-鲜还不是后世的棒子,而且在蛮清没来之前,朝-鲜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大明的乖儿子。

  但为了避免将来出现变故,朱大皇帝还是决定将朝-鲜处理掉,以绝后患。

  而给李焞忠孝王这样吊炸天的封号就是为了将来找借口,

  但凡李焞出现一点过错,朱大皇帝都会帮他无限放大,随后给其扣上不忠不孝之名,将其废掉。

  即使李焞处处小心没有过错,朱大皇帝都会帮他创造出来。

  而后吞并朝-鲜,组建朝-鲜军团,消耗其青年男性,接着交叉移-民,同化其余百姓,百十年后,史书都不会再有朝-鲜一词。

  而且,相对于倭国而言,同化朝-鲜会简单得多。

  圣旨宣读完毕,在一旁老太监的提醒下李焞总算回过神来。

  “小王接旨!”

  李焞赶忙双手托举恭敬的接过圣旨。

  “忠孝王殿下,陛下预计在下月末于应天府京师举行大婚,殿下要早做打算!”

  宣旨完毕的锦衣卫看了眼依旧跪在地上的李焞开口说道。

  !!??

  李焞又一次震惊了,当然他并不是为大明皇帝即将大婚感到震惊,而是震惊于大婚地点!

  应天府京师他当然知道是在哪里,可那里不是早就被蛮清占领了吗?

  看来大明爸爸不仅仅是活了过来,更是已经夺回了应天府!

  “天使大人,小王知晓了,小王马上命人准备。”

  对于外界情况啥也不知道的李焞再次恭敬回应道。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朝-鲜,除了前些年有两船倒霉的荷兰人船沉了漂到了朝-鲜外,真正对外交流的国家就只有蛮清和倭国。

  这两个国家中,蛮清自然是不可能将大明复活并且正在爆锤他的消息告知朝-鲜的,

  而倭国知道大明消息的大名同样没几个,

  除了已经被大明掌控的萨摩藩外,其他大名即使有所耳闻也是最近才听到消息,他们也没空将这消息散播出去。

  因此,朝-鲜对大明重新崛起的消息那真的是一点都没听说过。

  待宣读圣旨的锦衣卫离开后,李焞立即召集大臣商讨该如何应对大明复活以及大明天允皇帝大婚之事。

  首先便是大明复活,册封李焞为忠孝王一事。

  不过大臣们倒没觉得这封号有什么问题。

  虽然朝-鲜早就投降于蛮清,并且向蛮清称臣,但朝-鲜一直以来都奉行尊周思明思想。

  大明天朝皇帝念及朝-鲜的忠心现在赐他忠孝王封号完全合情合理嘛。

  李焞一想似乎挺有道理,索性也不再多想。

  自朝-鲜摆脱高丽王朝国教佛教的影响而转以儒学思想为正统后,数百年间,在历代国王的倡导之下,弘扬与发展儒学思想,继而使得尊周思想深入人心。

  而在明朝灭亡后,这尊周后面就又多了一个思明。

  朝-鲜王朝以此作为君臣之义的宣扬,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确立其政权的正统性。

  李氏王朝对于大明到底是何想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但民间,尤其是读书人,得益于朝廷的宣传,真正尊崇大明的学子还是比较多的。

  其最直观的体现便是朝-鲜向蛮清称臣之后出现的大规模罢考事件。

  而后为了平息民间怨气,朝-鲜便有了两套年号。

  官面上呈给蛮清的官方文书上用的是满清年号,而私下里,平日里用的则是崇祯年号。

  如今大明复活,为了保证政权的正统性,大明这爸爸李焞是必须得认。

  对了,现在得改用天允年号了。

  另外便是天允皇帝大婚一事了,

  就在一众大臣们开始商议到底应该给天允皇帝什么样的大婚贺礼时,宫外一处府邸内,一名中年男子慌慌张张冲进了一处院子,气喘吁吁地说道:

  “大人,王后娘娘,大明……大明,刚刚派遣锦衣卫前来册封大王,并且告知大明皇帝下月将要举行大婚,大王正在宫中同大人们商议该备何贺礼……”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6db.com。16读吧手机版:https://m.16d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