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心累的刘健_太子别动
16读吧 > 太子别动 > 第四百三十六章 心累的刘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三十六章 心累的刘健

  新内阁组阁当日入集义殿二楼小会议室闭门开会。

  会议内容连李东阳都不得而知。

  司礼监除了掌印太监李荣和东厂厂督陈宽,其他人也不知道。

  出动五十万大军的北伐只是一场过家家,说出去有谁能信!

  北伐涉及到数十万、上百万人的利益,不是下令就能拦下的。只能瞒下达延汗的死、太子与鞑靼公主的约定。

  鞑靼公主在大宁城等候回音。内阁需派一位有分量的人前去停战和谈,获知金矿的具体位置。

  大明整体经济结构有问题,缺银子已经成为大明朝廷的常态。金银铜等矿场的发现,能快速弥补财政缺口。

  甚至为了提高金矿开采效率,弘仁殿伙同神机营研究出地雷定向爆破技术,可人为控制地雷的爆炸范围。现在此项技术同样运用于铁矿开采。冶炼厂昼夜不停炼铁、炼钢,锻打成军备武器送到前线。裁军之后,多余的武器转卖到日本、朝鲜、西域等地,捞回成本外还能再赚一笔。

  把打仗当成生意,还不是最让刘健崩溃的地方。

  刘健一直关注着朱厚照的成长。他了解朱厚照聪明、有胆识、有责任心等诸多优点,也知道朱厚照碍于年龄缺乏政治经验。

  比如军制改革,改革时分下大量的军屯、百万两银子,三年内又投了五六百万两。花了七百万和无数的土地,太子终于反应过来被坑银子了。军中吃空饷的现状超乎太子的想象。太子急着给底层军户改善生活,一大笔冤枉钱进入武官口袋。太子要依仗边军,只能暗自吞下苦果。现在想借着裁员的名义及时止损,维持双方的合作。这笔学费付的有点多!

  没有弘治帝助力,太子稚嫩的政治手段还不足以让朝臣投出一半赞成票通过新一届内阁名单。背后一定有王恕等人的帮忙。

  王恕对内阁凌驾于六部之上向来有微词。把未经进士科洗礼的宗人令、武官塞入内阁,以此削弱内阁的权威、增强六部尚书的话语权。

  刘健不会让权。官场上从来少不了党争,此乃常态也。

  刘健崩溃的是朱厚照最后说的那段点到为止的话。

  “海贸的利润让皇室看的都眼红。不过运输成本高、往来一次耗时长。如果能开发大明四周的市场,便再好不过。“

  “没有市场,就开拓市场。鞑靼北迁,势必和灭了金帐汗国的莫斯科公国起冲突。满速儿率领土鲁番残存势力回到东察哈台汗国,扯入内斗之中。月即别想独占中西商路,定会与西边的邻国动手。还有,留恋帖木儿帝国的撒马尔罕商人估计会闹事。而占城和安南,迟早也有一战。”

  “军火买卖的利润,不会比海贸少。总之,兵器多多益善。别怕做多了没用。”

  刘健真想冲进司礼监刨根问底,到底是谁把太子教成这样的!为了赚银子,竟然挑拨周边小国乱斗。华夏礼仪之邦、四书五经教不出这等……祸害。

  但刘健已经管不了了。只能暗中联合礼部、提督四夷馆、锦衣卫的力量,成为加剧周边诸国混乱的幕后黑手。这事一定要保密!泄露之后,他一世清誉难保。

  “乒、乒、乓”文渊阁不时有工匠发出的噪声。

  刘健命人关了门窗。班房内摆着多个冰鉴、冰块管够,内部清凉袭人,并不会让人感到闷热。

  谢迁见刘健脸色不佳,出言安抚,“六七月总共下了五场小雨,北直隶又干旱了。近期囚牛商行放弃了海贸,调动宝船在周边国家买粮食。大量进口粮食投入市集,守住了1两二石的粮价。北地刨去沙地和山区,也有不少能耕作的土地。”

  “呵。于乔忘了提太子的名言‘没有无用的土地,只有无用的官员’。青土城三面是沙漠,照样靠种向日葵、辣椒、茴香养活十万百姓。本官想反驳,也反驳不了。”刘健自嘲道。

  看着班房内空下的书案,刘健闭上了眼。

  李东阳搬离了文渊阁,暂时留在文华殿办公。等准备好手头上的事后,奔赴前线搭建北地布政使司一套班子。

  谢迁顺着刘健的视线望去,苦笑道,“辽东、哈密、北地三个新行政省的成立,增加了大量的官位。太子抽调了京中表现优异的官员稳住三地,京师难得出现官位空缺。放以前,京中出现一个空缺会有一群人找来走关系活动。现在……都不想到京师当官。六部天天喊缺人,手头上事越积越多,官员们天天加班。马尚书正头疼着。”

  内阁变动乃大事。《京报》、《大明报》、《邸报》特别加刊,用最快的速度昭告天下。等早朝投票结果传出去,京官们定会被文官、士林指着鼻子骂。骂人的人嘴皮子一张,张口闭口“风骨”。换成他们,投票结果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动。

  谢迁自己也投了弃权票。

  不在漩涡中心,如何能体会到京官的无奈!

  “放宽心,人手总会有的。”刘健单手扶额,闭着眼轻声道,“让文吏多搬两张书案进来。以后内阁五人办公,还得添几名中书舍人打下手。于乔认为是从监生中选拔,还是从小官中挑选?”

  蔡震、朱晖一开始未必会留在文渊阁办公。他们两人没有处置奏折的能力,定然不敢冒然票拟。有多大的权利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阁臣可不好当!太子就更别提了。奏折连看都不想看,专门找一段聪读给他听。又怎么可能每日坐在此处理奏折文书!

  定要多选几名能干的中书舍人打下手。刘健霸道惯了,以前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由他一锤定音。内阁来了新成员,不方便得罪,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刚愎自用。趁着人还没来,刘健先与谢迁商量。两位“老人”的决定,“新人”们不会贸然反对。

  “我认为都可。首辅大人决断吧。”谢迁可不敢在此时把亲近的人安插到文渊阁。刘首辅现在是被踩了尾巴的猫,轻易招惹不得。

  刘健道:“那就从户部调几位有经验的官吏。户部被太子折腾的最惨,留下的能力都不差。”

  “就依首辅大人的。”谢迁从善如流。

  中书舍人高承庆从外头开门进来:“首辅大人,您去外头瞧瞧。下官以为把军事沙盘安在文渊阁外不安全。”

  刘健不想动,努努嘴,“于乔,你去看看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6db.com。16读吧手机版:https://m.16d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